【夏季養(yǎng)生】牢記三宜與三忌,助你輕松來度夏
時間:2022-08-08點擊數(shù):1394次作者:蔣慧楓
夏季雨水多,氣溫高,因此,暑和濕是夏季的主令?!端貑?四氣調神大論》中寫道: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于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(yǎng)長之道也。因此夏季養(yǎng)生要做到“三宜三忌”。
三宜
一宜養(yǎng)陰扶陽
這是由夏季的氣候特點決定的。暑和濕都是邪氣,但兩者的性質卻截然相反。暑屬陽邪,易耗氣傷津,我們要避暑、養(yǎng)陰;濕屬陰邪,易耗傷人體陽氣,我們此時要扶陽,可以服用五苓散。
二宜健脾和胃
夏天,由于我們大量喝水,脾胃運化的工作量大大增加;同時,體力消耗大,也需要脾胃有個良好的狀態(tài)。在這種情況下,把脾胃養(yǎng)好十分重要。這個時候就可適當吃一些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,如辣椒、香菜、大蒜、醋、姜、蔥等,苦瓜也可多吃。
三宜清心養(yǎng)心
夏主火,內于心。在炎熱的伏天,體內血流加快,心臟負荷較大,因此,夏季應養(yǎng)護心陽,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。
夏季養(yǎng)心要保持平和心態(tài)和愉悅心情。同時,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寧靜。因此,夏季應早睡早起,適當?shù)奈缢匝a充睡眠的不足,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、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(fā)生。
三忌
一忌冷水洗浴
冷水洗浴在夏天是很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。但是夏季天氣炎熱,人的汗孔處于開泄狀態(tài)?!按箝T”敞開,冷水洗澡容易濕邪入體,可能導致手足發(fā)冷、小腿轉筋、雙目視物不清等。
二忌夜臥貪涼
晚上睡覺不宜整夜開空調,否則容易導致傷風、面癱、關節(jié)疼痛、腹痛腹瀉,對身體損傷很嚴重。
夏季如此炎熱,絕對禁止開空調也是不現(xiàn)實的,因此在吹空調時要注意,不要對著吹,保護好腹部、頭部以及腳底。
三忌飲食生冷
夏季許多人喜歡吃冰的,但年紀稍大的人群,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;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。夏季受到暑熱濕邪的侵入,本就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過食生冷則傷脾胃。
適宜夏季食用的藥食同源食物
1、生姜——解表散寒、溫中止嘔、解魚蟹毒
古人有云,冬吃蘿卜夏吃姜。姜是一味很好的扶陽食材,也是散寒溫中的良藥。
生姜有防暑、祛濕、增進食欲、緩解腹痛,還有止瀉的作用,可很好預防脾胃虛寒疾病。所以,夏天吃姜非常對癥,每天適量吃一些生姜,能健脾養(yǎng)胃。
夏季天氣炎熱,很多人進入夏季后,食欲會明顯降低。生姜里的揮發(fā)油和姜辣素,可使腸道消化液分泌增加,促進腸蠕動,能提高患者的食欲。
夏季長期處于空調房內,會對汗液的排出造成影響。適量吃些生姜,能發(fā)散體內的熱氣,可使體內外熱氣保持平衡,防止中暑。
2、芡實——補腎固精、健脾益氣、止瀉
夏季很多人貪涼,容易傷脾胃,中醫(yī)認為,芡實最益脾胃。《神農本草經(jīng)》記載,芡實“補中除爆疾,益精氣”,認為其具有良好的補腎補精收攝作用。
芡實富含大量維生素B12,如果與瘦肉一起燉湯飲用,能對神經(jīng)病、關節(jié)痛、腰腿痛等癥狀有改善效果。芡實還可搭配銀耳、蓮子、山藥、白扁豆等,有滋陰潤肺、健脾補腎的作用,芡實還可治療老年人小便頻率多的疾病。
編輯:鄭昕